亚洲工厂面临需求疲软

由于第三季度伊始国内和全球新订单下滑,亚洲工厂报告称7月份需求低迷,这凸显了全球经济持续疲软的势头。

周二公布的九项民间调查中,有六项显示亚洲主要生产国的制造业活动在7月份再次收缩。中国的读数出乎意料地出现了三个月来的首次萎缩。

除中国外,日本、韩国、马来西亚、中国台湾和越南的PMI指数也显示制造业活动萎缩。只有印度、印尼和菲律宾的预测显示出增长。

凯投宏观(Capital Economics)新兴亚洲经济学家Shivaan Tandon周二在一份报告中写道:“上个月,亚洲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的制造业PMI仍处于收缩区间,基础数据表明,未来将进一步走弱。”

他补充称:“新订单减少、就业前景黯淡以及库存水平高企,预示未来几个月工厂活动低迷,这些数据重申了我们的观点,即外部需求将成为2023年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逆风。”

需求疲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,这可能会减轻通胀压力,并最终导致一些新兴亚洲经济体放松货币政策。

标准普尔的数据显示,中国台湾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尤其糟糕,从6月份的44.8降到了7月份的44.1。这是自2022年1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。

PMI制造业调查是经济活动的领先指标。该指数高于50表明经济活动在扩张,低于50则表明经济活动在收缩。

新订单疲软

标准普尔在7月份发布的中国台湾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中表示,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生产地区中国台湾的新出口业务出现了6个月来最大幅度的萎缩。接受调查的公司指出,包括欧洲、日本、中国大陆和美国在内的多个市场的需求都在减少。

在中国台湾,“产出、新订单和出口销售的下降都在加速,企业将原因归咎于全球经济状况走弱和客户库存水平高,”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(S&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)经济学副总监Annabel Fiddes说。

其他东亚经济体的新订单也出现了同样的下降。

越南7月份产出、新订单和就业的收缩率是自3月份以来最弱的。

在中国,财新/标普PMI指数从6月的50.5降到了7月的49.2。这是三个月来首次萎缩,且低于路透调查预估的中值50.3。

财新/标普表示,这是受中国生产商7月份新业务下降的推动,而前两个月的销量有所上升。调查显示,新出口业务也以去年9月以来最快的速度稳步萎缩。

物价压力下降

不过,对亚洲工厂产出的疲弱需求帮助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
在日本,制造商表示,投入价格通胀在第三季度开始时继续下降,“最新的运营费用增长是近两年半以来最慢的,与长期系列平均水平大致相符。”

韩国7月份的投入价格跌幅为2017年7月以来最大,而台湾的投入价格跌幅为2020年5月以来第二大。

中国台湾制造商在7月份提到了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、与客户的价格谈判以及原材料供应的改善。标普表示,随着销售价格以三年多来最快的速度下调,它们往往能够将节省的成本转嫁给客户。

“投入和产出价格分项指数均接近多年低点,预示近期通胀将进一步回落,”凯投宏观的Tandon表示。他指的是东亚新兴经济体。

目前的情况是,最新的政府官方数据显示,韩国6月份的通胀率从大约一年前6.3%的峰值降至2.7%,而中国台湾6月份的通胀率从大约一年前的峰值降至近1.8%。

“最新数据支持了我们的观点,即价格压力可能在短期内稳步减弱,而且由于经济增长将举步维艰,且仍远低于趋势水平,该地区央行可能很快开始降息,”他补充道。